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快讯>正文

EAU24大咖点评丨郑伏甫教授:NMIBC术后药物灌注治疗策略与研究进展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4/4/10 15:26:34  浏览量:3058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的主要治疗手段,但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,是临床面临的一大治疗难点。为预防肿瘤复发,临床常在TURBT术后根据患者复发风险层级,予以不同的膀胱灌注治疗。在2024年第39届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年会(EAU24)中,多项研究聚焦NMIBC术后药物灌注治疗策略问题,《肿瘤瞭望》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伏甫教授对这些研究进行细致解读,深入探讨NMIBC的精准化、个体化治疗策略。

编者按: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的主要治疗手段,但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,是临床面临的一大治疗难点。为预防肿瘤复发,临床常在TURBT术后根据患者复发风险层级,予以不同的膀胱灌注治疗。在2024年第39届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年会(EAU24)中,多项研究聚焦NMIBC术后药物灌注治疗策略问题,《肿瘤瞭望》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伏甫教授对这些研究进行细致解读,深入探讨NMIBC的精准化、个体化治疗策略。
 
 
01
《肿瘤瞭望》:能否介绍一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后的治疗和管理策略?

郑伏甫教授: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即未侵及肌层组织的浅表膀胱尿路上皮癌,其预后相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MIBC)更好,但其具有多中心、多次复发的显著特点,因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(TURBt)术后需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管理。
 
NMIBC复发风险分为低危、中危和高危三个层级。低危,即初发、单发、Ta、G1(低级别),直径小于3 cm,没有原位癌(CIS);中危,即不符合低危和高危;高危,即T1、G3、CIS,同时符合多发复发和直径大于3 cm的Ta低级别肿瘤。
 
在治疗和管理方面,低危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即刻灌注;中危患者采取即刻灌注+诱导和维持灌注,维持时间约1年;高危患者同样采取即刻灌注+诱导和维持灌注(首选BCG灌注),维持时间1~3年,对于多次复发的NIMBC以及CIS和T1G3经TURBt和灌注无效(即极高危)的患者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,若患者无法耐受根治术,则进行维持灌注治疗。
 
02
《肿瘤瞭望》:对于低危患者,TURBt术后可进行主动监测(AS),仅需一次即刻灌注。那么,低危复发的患者在TURBt后是否可以继续主动监测,而不接受诱导/维持灌注?请结合本次EAU大会的进展分享一下您的观点。

郑伏甫教授:对于初发、单发、Ta、G1、直径<3 cm且无CIS的低危患者,一旦复发,实际上就应该归为中危人群,术后管理策略也应该调整为维持灌注。但对于复发后仍为单发、低级别小肿瘤的患者,是否仍可按低危原则进行主动监测,目前临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。
 
本次EAU大会报道的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(摘要号:A0732),探讨了对复发性NMIBC患者进行主动监测的可行性。但该研究并非对所有复发性NIMBC进行免除诱导/维持灌注,而是针对复发性低级别(G1)、pTa的NMIBC患者,在不考虑复发因素的情况下,这些患者大多属于低危人群。研究共纳入了240例患者,经过中位40个月的随访,最终有111例(46%)患者主动监测失败(即发生肿瘤进展,不能进行TURBt而需要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),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,病变数量和大小(≥5 mm)与主动监测失败显著相关。
 
这项研究表明,在复发性NMIBC中,我们可以进一步筛选出继续主动监测的患者,比如单发、肿瘤体积小(<5 mm)、低级别的患者,我们可以考虑继续采用主动监测的策略。
 
03
《肿瘤瞭望》:对于高危NMIBC患者,卡介苗(BCG)是膀胱灌注的标准方案,但其耐受性差,且短缺性问题突出。能否结合本次EAU大会进展介绍一下高危NMIBC的灌注治疗进展?

郑伏甫教授:这是一个贴近真实临床场景,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。卡介苗(BCG)是高危NMIBC膀胱灌注的标准治疗方案(SOC),而中危患者通常使用表柔比星、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。BCG作为一种减毒活疫苗,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,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,膀胱容量减小、排尿困难、血尿等局部反应,以及发热、盗汗、乏力、关节痛等全身症状。因此,学术界正在探讨更多BCG灌注治疗的替代方案,比如化疗药物替代BCG,或者化疗药物序贯BCG等,以减少BCG的毒副反应。
 
本次EAU大会报道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(摘要号:A0736),纳入了72例高危NMIBC患者,随机分为单独BCG灌注组(81 mg,每周一次,共6周诱导灌注;第3、6、12个维持灌注)和丝裂霉素C序贯BCG灌注组(BCG灌注前一天,4 mg)。遗憾的是该研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,单独BCG组和序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/31(19%)和10/41(24%)(P=0.611);次要终点无病间期(DFI)也没有改善(HR 1.23,P=0.640),且序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。尽管该研究并未获得阳性结果,但也为我们今后的临床探索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示,未来我们仍需对高危NMIBC患者的膀胱灌注方案进行深入探索,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。
 
△两组患者治疗结局对比
 
04
《肿瘤瞭望》:对于BCG无反应的高危NMIBC患者,通常建议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。近年来免疫、靶向治疗又为此类患者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。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研究进展?

郑伏甫教授:对于BCG灌注失败的高危NMIBC患者,指南推荐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。但有些患者无法接受尿流改道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,同时也有一些高龄、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无法耐受膀胱全切术。
 
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不断涌现,免疫治疗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特别是PD-1/PD-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以及抗体偶联药物(ADC)等新型药物,为BCG灌注失败的高危NMIB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。既往报道的KEYNOTE-057中,帕博利珠单抗的12个月完全缓解(CR)率和无病生存(DFS)率分别达到了46%和43.5%。
 
本次EAU大会报道了一项1b/2期BladderGATE研究(摘要号:A0731),入组了36例BCG失败的高危NMIBC患者,在继续BCG灌注治疗(6周诱导,第3、6、12月维持)基础上,给予阿替利珠单抗q3w,最长1年。研究的主要终点显示,2年DFI率达到了72.8%,仅有3例(8%)患者进展为MIBC;且安全性良好,有7例患者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(irAEs)停药,但所有irAEs均可管理,没有死亡报告。该研究表明,BCG联合免疫治疗在BCG失败高危NMIBC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,相关的3期试验(ALBAN)正在开展中。
 
△BladderGATE研究中位DFS
 
国内研究(摘要号:A0738)则报道了HER2 ADC(RC48)±PD-1免疫治疗(替雷利珠单抗)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NMIBC患者,共入组24例患者,显示了良好的初步疗效,有16例(66.7%)达到CR,8例(33.3%)达到疾病稳定(SD);3~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发生率仅为16.7%,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。
 
▌参考文献:
 
[1]Tokarski E,Mir M.C,Krajewski W,et al.Active surveillance for recurrent non-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.EAU 24;abstract A0732.
 
[2]Cicione A.F.M,Lombardo R,Nacchia A,et al.No clinical benefit from sequential combination of Mitomycin C plus Bacillus Calmette-Guérin(BCG)than BCG alone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high risk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:Result of a planned interim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(NCT03790384).EAU 24;abstract A0736.
 
[3]Guerrero-Ramos F,De Velasco G,Duenas M,et al.First results of the phase Ib-II BladderGATE clinical trial:intravenous atezolizumab+intravesical bacillus Calmette-Guérin(BCG)upfront combination in BCG-naïve high risk non-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.EAU 24;abstract A0731.
 
[4]Hu H,Guo S,Shen C,et al.TRUCE04:A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RC48 for High-Risk Non-Muscle-Invasive Bladder Cancer(HR-NMIBC)24).EAU 24;abstract A0738.

 

 

版面编辑:张靖璇  责任编辑:无医学编辑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膀胱癌

分享到: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