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研究>正文

空中课堂丨杨谨教授: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,未满足需求及治疗最优解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3/11/9 13:25:38  浏览量:4842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乳腺癌已超过肺癌,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。对于HR+晚期乳腺癌(mBC)患者,CDK4/6抑制剂+内分泌治疗(ET)显著改善了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,成为一线治疗金标准,然而对于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的患者,当前临床还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。本期《空中课堂》栏目,我们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为我们介绍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的最优解。

编者按: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乳腺癌已超过肺癌,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。对于HR+晚期乳腺癌(mBC)患者,CDK4/6抑制剂+内分泌治疗(ET)显著改善了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,成为一线治疗金标准,然而对于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的患者,当前临床还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。本期《空中课堂》栏目,我们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为我们介绍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的最优解。
 
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乳腺癌已超过肺癌,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。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瘤种,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19.9%[1]。回顾性分析表明:HR+/HER2-型mBC患者基数最大,占比约为60%[2]
 
 
回顾HR+乳腺癌的发展历程,约五十年的时间(20世纪70年代~2023年)里,从第一代SERM类药物(他莫昔芬、托瑞米芬)到第二代AI类药物(阿那曲唑、来曲唑、依西美坦)再到第三代SERD类药物(氟维司群),HR+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更新迭代。mTOR抑制剂、CDK4/6抑制剂、PI3Kα抑制剂不断问世,使得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极大地改善了HR+乳腺癌患者的预后。随着新型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(T-DXd)的横空出世,又使HR+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数据得到了延长[3]。对于HR+晚期乳腺癌来说,自内分泌治疗药物诞生以来,多种靶向治疗药物的推陈出新,正在不断完善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。
 
 
克服内分泌耐药,CDK4/6抑制剂成为HR+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金标准
 
美国Flatiron健康数据库获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数据显示,内分泌药物是HR+/HER2-mBC最常见的选择[4]。但遗憾的是,既往研究数据显示,约30%的患者会出现内分泌原发性耐药,MONARCH 2研究中,研究组原发耐药患者占比24.9%[5],MONARCH Plus研究Cohort B中,研究组原发耐药患者占比34.6%[6]。第六届晚期乳腺癌国际共识会议(ABC6)[7]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[8],对于原发性耐药均定义为: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;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。ER表达缺失是内分泌原发耐药的主要机制,会导致初始内分泌治疗失败、疾病快速转移[9-11]
 
 
PALOMA、MONALEESA、MONARCH、DAWNA等系列研究的结果表明,CDK4/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一线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,中位OS超过5年[12-22]。一项纳入了26项研究的meta分析,包含10347例既往对ET耐药的HR+/HER2-mBC成年女性,结果表明CDK4/6抑制剂+ET可显著改善ET耐药患者PFS,提高ORR和CBR[23]。基于以上多项研究结果,CDK4/6抑制剂+ET成为HR+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金标准,并得到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[24-29]
 
 
CDK4/6抑制剂+ET治疗进展后,内分泌是主要的治疗选择,但可及性欠缺
 
虽然HR+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已经明确,但一线CDK4/6抑制剂+ET进展后的治疗选择,当下国内外指南并无标准统一推荐。汇总MONALEESA-2/7、MONARCH-3、PALOMA-1/2等5项1线接受CDK4/6抑制剂+ET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,对于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,一线CDK4/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,65%的患者会接受基于ET的治疗,44%的患者会接受化疗,CDK4/6抑制剂跨线再使用患者的比例为38%,mTORi使用的比例为17%[30],这也提示,一线CDK4/6抑制剂+ET进展后,内分泌治疗仍然是HR+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。
 
当前,对于CDK4/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治疗策略,多项研究分别就不同方案进行了探索,如BYLieve研究(Alpelisib+ET)[31],CAPItello-291研究(Capivasertib+氟维司群)[32],MAINTAIN研究(换用其他CDK4/6抑制剂)[33],西达本胺+ET[34],依维莫司+ET[35],EMERALD研究(Elacestrant)[36]等,但患者的PFS获益最长在7个月左右。因此,对于CDK4/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患者,可根据不同靶点施以精准治疗,但总体可及性和可行性欠缺,还存在着极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。
 
 
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后治疗选择有限,化疗是主要的治疗选择,但预后较差
 
在一线接受基于CDK4/6抑制剂治疗患者中,约20%患者出现快速进展[37],这类患者预后较差,因此,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的人群在临床更受关注,但快速进展目前尚无标准定义。部分研究(OPAL研究)以PFS<12个月定义为快速进展[37],这一定义与ABC6的定义有部分重叠,但并不完全相同。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注册登记研究,自2018年1月以来共招募了1895例患者,通过对OPAL研究中937例HR+/HER2-mBC患者数据进行分析,数据显示在一线接受CDK4/6抑制剂治疗的730例患者中,170例患者出现快速进展(PFS<12个月),大部分的快速进展患者为复发性乳腺癌(58.2%),并且在入组时患有至少一种乳腺癌相关合并症(78.8%),内脏及非内脏转移(皮肤、骨骼和/或淋巴结)。一些研究也对CDK4/6抑制剂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[38,39],结果显示,在HR+/HER2-晚期乳腺癌中,CCNE1过表达与CDK4/6抑制剂疗效差相关,RB1缺失也与CDK4/6抑制剂疗效差显著相关。
 
 
对于一线CDK4/6抑制剂治疗快速进展的患者,EMERALD研究[36]按CDK4/6抑制剂治疗时间列出的PFS结果表明: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在经Elacestrant治疗后,mPFS在数值有改善,但几乎无临床获益。化疗是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后线的主要治疗选择,据2022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OPAL研究的数据显示,一线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后,74%的患者会选择以卡培他滨+/-贝伐珠单抗或(白蛋白)紫杉醇+/-贝伐珠单抗为主的化疗方案,但疗效较差,mPFS仅为5.6个月[40]。因此,对于这类患者,临床治疗中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 
ADC药物为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人群带来新选择
 
HR+/HER2-乳腺癌患者中约65%患者为HER2低表达[41],对于这类患者,既往按HR+/HER2-常规方案治疗,缺乏针对HER2低表达的有效药物。T-DXd是新一代ADC药物,由于其存在高药物抗体比、高活性载药和强效抗肿瘤旁观者效应等特征,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显示出了显著抗肿瘤活性[42]。既往,多项早期临床研究探索发现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有望从T-DXd获益。Ⅰb期DS8201-A-J101研究[43]纳入了54例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,中位治疗线数7.5线,ORR为37.0%。Ⅱ期DAISY研究[44]共纳入了186例不同HER2表达水平的晚期乳腺癌,其中HER2低表达队列BOR为37.5%。
 
 
DESTINY-Breast04(DB04)[45]是首个验证T-DXd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治疗疗效的国际Ⅲ期临床研究,研究结果显示,在HR+患者中,T-DXd组的PFS相较于TPC组显著延长4.7个月(10.1 vs 5.4个月,HR 0.51,95%CI:0.40~0.64,P<0.001),OS显著延长6.4个月(23.9 vs 17.5个月,HR 0.64,95%CI:0.48~0.86;P=0.0028),在HR+患者中,既往使用和未使用CDK4/6抑制剂的患者T-DXd组PFS均优于TPC组。所有患者、HR-患者以及各预设亚组患者的获益趋势一致。对于CDK4/6抑制剂耐药患者,使用T-DXd治疗后mPFS也达9.5个月。
 
 
基于DB04研究的卓越疗效,2022年8月5日,FDA快速批准T-DXd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适应症[46];2023年7月11日,NMPA批准T-DXd用于治疗既往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,或在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之后6个月内复发的,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(IHC1+或IHC2+/1SH-)成人乳腺癌患者[47]
 
Trop-2在乳腺癌中存在高表达,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[48]。戈沙妥珠单抗(SG)是首个靶向Trop-2治疗HR+/HER2-晚期乳腺癌的ADC,TROPiCS-02研究[49]是SG的3期研究,入组患者为内分泌难治、既往接受过CDK4/6抑制剂以及2~4线晚期化疗的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。主要终点是PFS,次要终点包括OS等。研究结果显示,SG组mPFS为5.5个月,mOS为14.4个月,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FS和OS。亚组分析显示,在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(CDK4/6抑制剂使用≤12个月)的患者中,接受SG治疗的患者mPFS为6个月。
 
 
对于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应如何选择ADC药物进行治疗?由于DB04研究与TROPiCS-02研究在入组患者特征、治疗药物及获益人群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,因此我们不能横向进行比较,但通过对两项研究进行分析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启示。对于ER+/HER2-mBC患者的治疗,《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》[29]根据患者肿瘤进展状态和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进行了推荐。对于一线CDK4/6抑制剂+内分泌治疗进展后存在内脏危象或既往内分泌治疗PFS短的HER2低表达患者,推荐应用T-DXd进行治疗,HER2 0表达患者推荐应用SG进行治疗。
 
*两项研究为非头对头比较,请谨慎进行解读
 
 
对于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的患者的治疗,DB06研究也进行了探索,该研究入组患者为:HR+,HER2 IHC 1+或IHC 2+/ISH-或IHC>0<1+;既往2线内分泌治疗进展/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/6抑制剂一线治疗6个月内进展的不可切除和/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,主要终点是HR+/HER2低表达人群的PFS(盲态独立中心评估)。此外,DB06研究还在DB04研究定义人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HER2低表达的下限。同时,该研究也会对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的患者,应用T-DXd是否能够超越传统化疗的问题做出回答。期待该研究结果的公布能够推动T-DXd在更早线、更广泛人群中的应用。
 
 
总结
 
目前,CDK4/6抑制剂+ET显著改善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,成为一线治疗金标准。接受CDK4/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,后线治疗选择有限,对于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患者亦是如此,且预后更差。基于DB04研究的结果,T-DXd在HR+/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展示出了突破性的生存获益,加之2023 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的推荐,使其成为了CDK4/6抑制剂快速进展HR+/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另一种治疗选择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,给我们中国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数据支持,推动临床实践,丰富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。
 
更多精彩课程、PPT下载请扫描二维码,进入《空中课堂》专题
 
参考文献:
 
1、https://www.iarc.fr/faq/latest-global-cancer-data-2020-qa/
 
2、Wen Si,et al.Medicine(Baltimore).2015 Jul;94(26):e820.
 
3、Nicholas C Turner.et al.2022 SABCS Abstract GS3-04
 
4、Jaber Chehayeb R,et al.JAMA Netw Open.2022 Nov 1;5(11):e2244204.PMID:36445704
 
5、Sledge GW Jr,et al.J Clin Oncol.2017 Sep 1;35(25):2875-2884.
 
6、Zhang QY,et al.Ther Adv Med Oncol.2020;12:1-14.
 
7、第六届晚期乳腺癌国际共识会议(ABC6)
 
8、CACA-CBCS 2022
 
9、贾岩,等.中国肿瘤临床.2019;46(4):204-207.
 
10、Rani A,et al.Front Endocrinol.2019;10:245.
 
11、Fahmida Rasha,et al.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.532(2021)111322.
 
12、Slamon DJ,et al.N Engl J Med.2020 Feb 6;382(6):514-524.
 
13、Slamon DJ,et al.2022 ESMO BC
 
14、Johnston S,et al.NPJ Breast Cancer.2019 Jan 17;5:5.
 
15、Goetz MP,et al.2022 ESMO LBA15.
 
16、Hortobagyi GN,et al.Ann Oncol.2018 Jul 1;29(7):1541-1547.
 
17、Hortobagyi GN,et al.N Engl J Med 2022;386(10):942-950.
 
18、Tripathy D,et al.Clinical Trial Lancet Oncol.2018 Jul;19(7):904-915.
 
19、Lu YS,et al.Clin Cancer Res 2022;28(5):851-859.
 
20、Rugo HS,et al.Breast Cancer Res Treat.2019 Apr;174(3):719-729.
 
21、Finn RS,et al.2022 ASCO abstract LBA 1003.
 
22、Xu B,et al.2022 ESMO LBA16.
 
23、Zhu WJ,et al.Front Med.2021 Apr;15(2)208-220
 
24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乳腺癌诊疗指南(2023版)
 
25、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(2022年版).
 
26、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(2020版).
 
27、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:Breast Cancer(Version 4.2023).
 
28、Burstein HJ,et al.J Clin Oncol.2021 Dec 1039(35)3959-3977.
 
29、ESMO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iving Guidelines,v1.1 May 2023
 
30、Munzone E,et al.ESMO Open.2021 Dec;6(6):100332
 
31、Rugo HS,et al.Lancet Oncol 2021;22(4):489-498.
 
32、Turner et al.2022 SABCS GS3-04.
 
33、Kalinsky K,et al.2022 ASCO abstract LBA 1004.
 
34、Mo H,et al.Clin Breast Cancer 2022;22(2):143-148.
 
35、孙涛等.2021 CSCO乳腺癌年会.
 
36、Bardia A,et al.2022 SABCS.Abstract GS3-01
 
37、N.Marschne,et al.2022 ESMO 232P.Annals of Oncology(2022)33(suppl_7):S88-S121.
 
38、Turner NC,et al.J Clin Oncol.2019 May 10;37(14):1169-1178.
 
39、Li Z,et al.Cancer Cell.2018 Dec 10;34(6):893-905.e8
 
40、Marschne,et al.2022 ESMO 232P.Annals of Oncology(2022)33(suppl_7):S88-S121.
 
41、Schettini F,et al.NPJ Breast Cancer.2021.
 
42、Nakada T,et al.Chem Pharm Bull(Tokyo).2019;67(3):173-185.
 
43、Modi S et al.J Clin Oncol.2020 Jun 10;38(17):1887-1896
 
44、Diéas V,et al.2021 SABCS.PD8-02
 
45、Modi S,et al.N Engl J Med.2022 Jul 7;387(1):9-20.PMID:35665782.
 
46、https://www.accessdata.fda.gov/drugsatfda_docs/appletter/2022/761139Orig1s024ltr.pdf
 
47、https://www.astrazeneca.com.cn/zh/media/press-releases/2023/07-12-01.html
 
48、Shvartsur A and Bonavida B.Genes and Cancer.2015;6:84-105;2.Zhao W,et al.Oncol
 
49、Rugo HS,et al.J Clin Oncol.2022 Oct 10;40(29):3365-3376.PMID:36027558.
 
杨谨教授
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
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/教授,博士生导师,肿瘤内科副主任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乳腺癌专委会委员
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
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委会常委
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
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
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乳腺学组副组长
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心脏专委会委员
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陕西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侯任主委

 

 

 

版面编辑:张靖璇  责任编辑:无医学编辑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乳腺癌

分享到: 更多